2025 年 6 月 24 日,在慕尼黑 Automatica 2025 国际自动化展上,全球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(KUKA)正式发布搭载新一代 iiQKA.OS2 操作系统的智能机器人矩阵,包括负载达 1500kg 的 KR TITAN ultra 重载机器人、HC 系列协作机器人及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。同期宣布其佛山智能制造基地年产能突破 10 万台,占中国机器人市场份额提升至 9.7%,标志着库卡在 "软硬件协同 + 本地化产能" 战略上实现重大突破。
本次发布的新一代机器人产品矩阵以操作系统革新为核心竞争力。iiQKA.OS2 系统融合模块化安全架构与 AI 辅助编程功能,将机器人部署周期缩短 60%,即使非专业人员也能通过图形化界面完成复杂作业编程。旗舰产品 KR TITAN ultra 采用威灵 PH2-R 系列伺服电机核心技术,实现 1500kg 超大负载与 0.05mm 重复定位精度的完美结合,其强化型腕部结构可承受 3 倍额定力矩冲击,专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、重型机械部件搬运设计。协作机器人方面,HC30PL 型号通过双手引导编程与 360 度安全监测,在人机协作场景中响应速度提升 40%,IP67 防护等级使其能在食品加工、医药包装等洁净环境稳定运行。
在数字化解决方案层面,库卡数字业务事业部展示了整合 mosaixx 与 Visual Components 技术的数字孪生平台。该平台可实时映射生产线状态,通过 AI 算法优化机器人运动轨迹,在某汽车焊装车间试点中使设备利用率(OEE)提升至 92%。配套推出的 KR C5 智能控制器支持 16 台机器人协同作业,配合 3D 视觉系统实现无序工件抓取成功率 99.7%,较传统方案提升 40 个百分点。
产能布局方面,库卡佛山基地完成三期扩建后形成年产 10 万台机器人的全球最大单一生产基地,其中 75% 产能来自本土化供应链。基地内采用 "机器人造机器人" 模式,120 台库卡机器人负责从零部件装配到最终检测的全流程作业,自动化率达 95%,每 45 分钟下线一台完整机器人。该基地生产的 6 轴机器人、AGV 等产品已供应宝马、美的等核心客户,本地化生产使交货周期缩短至 14 天,较进口模式减少 60%。同步升级的苏州基地则专注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生产,其 Semi Star 系列振动控制精度达 0.1μm 以下,满足中芯国际等企业的高端制造需求。
应用案例显示新一代机器人在多行业实现效能跃升。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,698 台搭载 iiQKA.OS2 系统的焊接机器人实现 5400 个焊点 100% 自动化,生产节拍稳定在 90 秒 / 台,不良率控制在 0.03% 以下;美的洗衣机工厂引入的库卡套箱机器人系统,通过双工位协同设计使包装效率提升 50%,单条产线减少人工 8 名;某新能源电池厂商采用 20 台 KR TITAN ultra 机器人后,模组搬运效率提升 50%,年节电达 22 万度。
当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 102 亿美元,ABB 与爱普生以 13% 份额领跑,库卡凭借本次产品升级在重载与协作机器人细分领域占有率提升至 11%。业内专家指出,iiQKA.OS2 系统的开放架构打破了传统机器人的操作壁垒,而佛山基地的规模化生产使库卡核心产品成本降低 20%,有效应对日系品牌的价格竞争。美的库卡中国区 CEO 陈峰表示:"通过 1200 亩产业园区的生态构建,我们已吸引 500 家上下游企业集聚,形成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。"
未来规划方面,库卡计划三年投入 25 亿元用于 AI 视觉与数字孪生技术研发,目标 2028 年将智能机器人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 15%。随着慕尼黑展会发布的新产品全面投产,佛山基地将重点扩大新能源汽车制造专用机器人产能,预计该领域市场占有率将突破 30%。库卡机器人事业部首席执行官 Reinhold Groß 强调:"我们的愿景是通过 iiQKA.OS2 系统让自动化更简单,使每一家制造企业都能轻松部署机器人解决方案。"
了解更多—库卡机器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