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智能制造的浪潮中,库卡机器人凭借一系列前沿创新与战略布局,正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。近期,库卡机器人动作频频,多个维度的突破备受瞩目。
在技术研发的前沿阵地,库卡积极拥抱人工智能,将生成式 AI 技术深度融入研发、生产与运维的全流程。其新一代智能控制器平台宛如机器人聪慧的 “小脑”,为 AI 算法提供了高精度、高响应的运行基础。该平台不仅搭载了高性能计算单元,实现多轴协同的实时运动控制,还借助自适应动态环境算法,结合先进的视觉与力控技术,极大地提升了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操作的灵活性与稳定性。值得一提的是,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开放标准化接口,客户能够依据产线需求灵活定制控制逻辑,满足多样化工业场景的智能化诉求。与此同时,库卡进一步开放 AI 工具生态,支持开发者调用其技术模块进行二次创新,并积极接入高性能并行计算平台,如华为昇腾计算平台,不断拓展技术边界。
产品端同样佳绩连连。2025 年,库卡强势推出 KR70 与 KR35 两款全新机器人。KR70 最大负载可达 70kg,工作半径覆盖 3.1m,重复定位精度达 ±0.06mm,最大合成速度达 8m/s,IP67 防护等级使其能从容应对汽车制造、物流搬运等重型物料处理场景中的恶劣环境。KR35 则专为精密装配、电子制造等场景打造,最大负载 35kg,工作半径 2.1m,重复定位精度达 ±0.03mm,轴速高达 1,000 度 / 秒,还支持 6 轴自由度以及集成视觉引导系统,实现复杂轨迹规划与避障操作。这两款新品一经推出,便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,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了更丰富、更适配的选择。
在市场拓展方面,库卡同样表现卓越。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作为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,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8 万台。自 2019 年投入使用,2023 年 5 月二期投产后,引入产业链上游供应商,完善了产业链布局。园区内约 35 米长的 “机器人生产机器人” 全自动产线,12 台库卡机器人、6 台 AMR 小车和 5 条第七轴轨道高效协作,最快 30 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机器人。凭借库卡 50 余年的技术积淀,美的在重载机器人领域攻克多项 “卡脖子” 难题,形成覆盖多行业的解决方案,稳居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阵营,2023 年机器人与自动化板块营收超 300 亿元。不仅如此,库卡还积极与各方展开合作。与创新奇智达成合作,围绕创新奇智 AInnoGC 工业大模型,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;与伊之密联合打造智能机器人联动注塑生产线,依托智能开模技术与机器人精准取件的配合,实现注塑成型的高效稳定生产与零缺陷生产,树立制造业智能化新标杆。
库卡机器人在汽车制造、电子制造、物流仓储等行业的应用也愈发深入。在汽车制造领域,KR70 可替代人工完成发动机装配中的重型部件搬运与螺栓紧固,效率提升 40%,在车身焊接环节通过激光寻位实现高精度焊接,焊缝合格率达 99.5%;KR35 则在汽车电子控制器生产线完成芯片贴装与线路检测,良品率达 99.9%,在质检环节搭载 3D 视觉系统检测车身缝隙与漆面缺陷,漏检率低于 0.1%。电子制造领域,KR70 在液晶面板生产线搬运显示屏,破损率降低 90%;KR35 在手机组装中完成精密部件贴合,节拍时间缩短至 0.8 秒 / 件,在 SMT 贴片环节贴装精度达 ±0.02mm。物流仓储领域,KR70 用于自动化码垛,每小时可码垛 1200 箱,效率提升 50%,结合视觉系统进行智能分拣,错误率低于 0.05%;KR35 可用于电商仓库的订单拣选,日处理订单量达 2 万单,还能通过与 AGV 协同实现货物自动运输与上下架。
展望未来,库卡机器人中国业务总经理兼人力资源总监陈峰透露,库卡正在发力具身智能领域,有望打造具身智能工厂新范式。同时,库卡计划将海外研发和生产的机器人逐步迁移至中国,实现全面本土化生产,并借助全球化公司的优势,通过江苏昆山拓展自动化集成系统业务,进一步开拓国内及亚太市场。在智能化进程中,库卡已与英伟达、DeepSeek 等多家国内外领先的 AI 技术公司携手,共同开发智能控制系统,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,以应对市场需求的爆发式增长,持续引领智能制造的发展潮流 。
了解更多—库卡机器人